原文链接:http://www.amic.agri.gov.cn/nxtwebfreamwork/detail.jsp?articleId=ff808081594319bc015961f2c3b418cd&lanmu_id=4028800c23bb81140123bb96310c002a
中国是世界农机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差距在哪里?怎样缩小差距?中国农机装备将如何发展?政府、协会、企业方方面面都在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
群策群力,《方案》浮出水面
中国农机装备下一步究竟如何走?2012年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司的指导下,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和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为此开展了专项研究。随后协会又组织山东农机院、国机集团、雷沃重工、一拖集团、五征集团、常州东风、谷合传动等50多家农机科研单位和农机制造企业参与调查和研究,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引起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和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领导的重视。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给协会下达“现代农业装备自主化应用研究”任务,协会组织行业骨干企业分组开展“农机工业技术创新、农机工业自主化与国际化、农机数字化制造技术、产业财税金融政策、农机工业转型升级”等问题的研究,形成了《现代农业机械关键产业化技术发展》研究报告。调查研究认为,“我国农机工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技术供应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共性技术缺乏,关键零部件多依赖进口;我们在产品性能、制造水平等方面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的缩小,在产品智能化和生产信息化等方面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国家发改委多次听取协会和行业骨干企业的汇报,并组织对雷沃重工、常州东风等骨干企业进行调研,对甘蔗收获机、采棉机产业化进行专题调研。
同时,2014年5月陈志会长向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写信,提出“着力提高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农机工业自主化,对于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9月,陈志会长向李大大总理写信建议:“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的矛盾要靠农机的有效供给加以解决,农机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唯一手段,需要得到国家更大的重视和支持”。可喜的是,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现代农机关键技术产业化被列入重点领域。发改委制定农机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抓好“重点农机装备产业化及示范应用”、“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研发检测能力建设”。并对动力换挡拖拉机、采棉机、甘蔗收获机、大功率转向驱动桥等重大技术和产品提出非常明确的、具有国际先进性的指标要求。
农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农机工业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农业部也高度重视农机工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并发布了《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将全程机械化的主攻方向定位九大作物种类、聚焦六个生产环节,对农机装备的发展方向和突破重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出要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为此,农业部大力支持和指导农机工业进入《中国制造2025》。
也正是在各方面的共同推动下,规模总量比较小的农机装备被国家列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随后工信部、农业部、发改委多次听取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和农机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工信部委托协会开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研究、高端农业装备发展工程研究、公共平台建设工程研究等,协会积极参与行动方案的起草工作。
要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就必须通过提高农机产品的制造质量。而要提升农机产品的制造质量必须提高制造装备水平。正是这一思想达到共识,2012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在行业中大力推行数字化制造,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同时,农机企业还积极到日本、欧洲、美国农机企业考察和学习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企业的投资从扩大规模转向提升装备水平,用于装备的投资大幅增长,数控折弯机、激光切割机、钣金智能加工线等先进技术和设施得到普遍应用。据深圳大族激光公司介绍,近三年其激光钣金加工装备销售额在农机行业年增超过60%,今年农机管材激光切割装备又成为大的增长点。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和企业需求下,国家制定发布《方案》,将农机工业产业升级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得到高度重视。行动方案科学和全面地提出农机装备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非常重要和及时。
解决供给不足是农机装备发展的首要任务
农机工业虽然也进入了新常态低速增长阶段,但与其他机械行业不同,市场供给不足依然是主要矛盾。农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农机装备品种有7000多种,我国目前仅有3000多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机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农机装备不能有效供给,农业生产的瓶颈就无法突破,全程机械化就难以实现。比如谷子播种和收获装备、葡萄埋藤和起藤装备、甘蔗种植和收获等装备的短缺,严重影响该产业的发展。山区丘陵农机装备不足,撂荒地不断增加,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由于各个国家农艺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农机装备无法像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装备可以通过产品进口、技术引进等方式获得,只有靠我们自己研发和生产。解决产品短缺为农业生产提供装备支撑成为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方案》把“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齐全,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装备实现有效供给”确定为首要目标是完全符合中国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机装备发展方向的。
在解决瓶颈技术和装备的同时,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必须提高农机装备作业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必须提高农机装备的可靠性。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依赖零部件的创新和升级,产品可靠性提升需要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提高;我国农机装备国际竞争力体现在关键零部件竞争力的提升,所以要把提高关键零部件的自给率列为突破点和重要任务。
农机企业将迎来大好发展机遇
《方案》将发展任务细化为五大专项,用十年的时间解决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的短缺装备,通过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创新提升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依靠智能制造提高农机产品的可靠性和品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引领行业进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实现农机装备升级和全程机械化提速。
五大专项任务的完成需要协会、科研单位、农机主机企业、零部件企业的共同努力。作为协会,将在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重点关注农机工业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和应用,为企业智能化制造和用户服务提供支撑。2016年协会设立了“中国农机工业科技进步奖”和奖励基金,旨在表彰科技进步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鼓励依靠创新推进“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协会对主机产品创新、关键零部件研发、产品可靠性质量提升等项目予以支持和培育,以此提高科技进步奖的影响力。我们要抓好《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工作,重点抓好新产品和零部件团体标准工作。2017年一季度将召开农机协会标准工作会议,动员企业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和转化,颁发一批对“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有引领和影响力的农机团体标准。
另外,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陆续安排了一批农机装备发展重大项目,比如动力换挡拖拉机、采棉机、高含水玉米籽粒收获机、大马力转向桥研究项目等,都是对《方案》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项目承担企业要认真抓好项目的管理和实施,争取有重大突破。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是坚持扶优扶强和重点扶持,这些项目能否高质量的完成对全行业影响极大,我们工作做好了才能得到三部委的认可与大力支持。
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需要农机企业提供全套装备解决方案,也鼓励“农机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成套装备集成为主转变”,产品创新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和结晶,我们大力支持雷沃重工、一拖集团、中联重科、山东五征等行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支持终端渠道专营化和社会化服务。而大部分农机制造企业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专、特、精的发展战略,防范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
数字化制造、智能工厂建设是系统工程,企业要有规划,分步骤实施。尤其智能设备的采用要有序安排,比如钣金手工下料投资机器人焊接就是浪费。智能工厂没有好的企业管理能力和人才队伍,就无法发挥效应,投资就是浪费。
我们要共同努力抓好《方案》的实施,加快向农机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
(转自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